我在燕山的销售经历

陈蔚

  • 61

    留言
  • 13497

    浏览
下午拜读了一位做过苯酚的前辈介绍的文章,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挺让人感动的,觉得很好!特拿出来供给大家!希望也用这样子的文章引出别的或更好的回忆录。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1989年 一.初进销售科。 八十年代在我们国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,“改革开放”许多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,中国会怎样?社会会怎样变化?我们每个人会怎样?一时有些迷茫。 企业该怎样改革?燕山石化该怎样改革?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燕山石化自然不能落后,大概在87、88年,推出了当时燕化公司的一个大的改革计划,就是“二改一”。 当时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样板是首钢,但是首钢的经验是“承包”,燕山不能用(或者是中央不让用),它必须另外找出路。 “二改一”的核心意思就是二级法人改成一级法人。过去燕化公司、东炼厂、前进厂、向阳厂等都是法人单位,各厂的利润,都要按比例上缴国家。他们相互之间的原料供应,比如炼厂供前进的石脑油、前进供向阳的丙烯都是买卖关系,是买卖,就要上税。 把这些厂统一到一个燕化公司旗下,统一缴利上税。以达到企业实际上“少上税、多留利”的目的(厂级之间原材料互供不是买卖关系了,这就不用上税了吧?) 当然,还有其它理由,什么统一管理、避免重复、提高效率等等。 上述这些,是当时燕化公司向我们宣传“二改一”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时讲的,当时这些对我来说,都很遥远。很现实的问题是,二改一后,销售权将从各厂到供销公司统一销售,于是原供销公司销售科正式改编,原料采购部分成立化工科,归供应部。另外成立销售部,石幼平为部长。下有销售一科、二科、三科。另设有计划科、信息科、商务科、财务科等。 1989年1月1日,我正式调进供销公司销售部销售一科,成为一名销售计划员。 我是1984年毕业分到燕化供销公司港口接运站的,它当时负责燕化公司一些液体产品出口装船这样一个具体工作。后来出口业务没了,我也就闲着无事。那时年轻贪玩,胸无大志,对工作也没什么想法要求,整日东游西荡,踢球下棋、跳舞唱歌、招猫逗狗,晃了两三年,无所事事。 1988年陈兆甲调到销售部销售科当科长,看到部里有我这么个闲人晃来晃去,还是个大学生(那时大学生很少,每年只分两个),很是奇怪,问了我好多问题,大约有想收去派用场之意。但据别人反映说这个人就知道玩,不好好上班干活(其实那时我没活),于是作罢。 成立销售一科、二科、三科,销售人员扩编。有人(现在我都没搞清是谁,应该是个领导吧)还说这话,刘学理说,谢松本质不错,人也聪明,至于纪律散漫,我来管他!于是定下我去销售一科,科长刘学理。 港口接运站解散了。石幼平问我对工作有何想法,我很木然,不会也不想讲条件,“没什么想法,听领导的”,老石叹口气:那你去找老吕(吕其相,供销公司副经理,主管销售)谈谈吧。 吕经理我比较熟,因为他喜欢打桥牌。当时供销公司没几个人会打,所以他和孙均对我寄予很大期望。我会打但不喜欢,没瘾。再说和领导打牌拘束,我常常设法溜掉。有次吕经理把我拖到研究院打牌。因我约了别人晚上下围棋,中途休息时出来打个电话告知一下。吕经理怕我趁机跑掉,居然跟了出来。一把抢过电话:“谢松同志今天晚上有重要的工作,其它活动一律取消!”“啪嗒”挂掉电话,搞的我苦笑不得。 我那时对销售科印象不佳,觉得他们牛烘烘的,待人冷漠,去他们屋都没人理我。其它科室的人都很好,去哪里都能聊个几小时。当吕经理问我时,我差点想说去信息科,可那里虽然人熟,但是剪报纸这样的工作实在没意思。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说想去销售科。于是吕经理说:“你找刘学理报到去吧!” 98年我到橡胶厂后,曾有人问我当初进销售科走了什么门路,真的什么也没有。偶然而已。
2009-08-28 收起回复

陈蔚: 二,燕山“二改一” 按过去的计划经济(双轨制销售)体制,燕山的产品销售大致是这样(以高压聚乙烯为例):预计燕山生产十八万吨,其中16.4万吨是由国家分配,执行计划内价格(2400元/吨)。其它所谓的超产部分,由企业自主销售,鼓励企业多生产,多留利。 为保证国家重点企业得到他所需的原材料,由计委、物资部、化工部、总后勤部(军工产品)、中石化根据下属企业申报的申请和需求,平衡后,在全国化工订货会上把这16.4万吨的销售具体单位和具体数量下发到生产企业燕化。 计划外产品销售也是照搬上述模式,由燕化公司计划处下达分配计划,按条条块块分配销售给各相关利益部门。有供北京(俗称321计划,即每年保证北京市3000吨聚乙烯,2000吨聚丙烯,1000吨顺丁橡胶)、区办、征地(大约补偿当地相关企业)、三产、联营、以出(口)顶进(口)、销保供(用紧俏原料串换,来保证燕山的物资供应)等等,我们管它叫“十四块”。这些也由供销公司依计划处指令下调拨单,各厂执行 “二改一”前,供销公司原来也是有销售科的,它的主要工作是代表燕山去开全国定货会、拿到计委、物资部、化工部、军工部、中石化等部门的物资调拨单后,登记在册,然后下发到化一、化二各厂执行。每月还要将国家计划的执行情况,统计上报燕化公司计划处和中石化、国家计委等相关部门。 各厂销售科负责具体销售工作,直接和客户接洽,安排发货、收款等工作。但和今天的销售不同,他不能决定价格、和卖给哪个客户。另外如果还有超产余量,可以由厂里厂长决定卖给谁。 由于那时的销售只能照下达的计划执行,所以叫“计划员”。而不是叫什么业务员销售经理之类的。 “二改一”了,业务怎么做呢?首先各厂领导不再有销售权,考虑到各厂的利益,专门留给各厂一部分超产指标,叫“厂留成”,由各厂厂长批条,供销公司下调拨单执行。 原销售流程基本照搬原样。各厂销售科依然保留,人事关系在厂里,业务由供销公司领导。 这样,在1989年,虽然销售权名义已归供销公司,但具体业务、财务、仓库等依然是厂销售科在协调、管理,供销公司如何实际接管业务,还是个问题。 这个销售权如此的“重要”,很重要的原因是燕山石化的产品价格便宜。 88年是中国经济第一次发展高峰,也是中国改革遇到第一个涉及全国人民的全局性问题--通货膨胀。物资紧缺、价格飞涨。造成全体人民恐慌性物资抢购。彩电,冰箱、自行车、卫生纸,几乎涉及所有民用产品。“官倒”、“双轨制”成为当时最为诟病的话题。 所谓“双轨制”。就是当时国家对许多重要物资实行“计划调拨”和“计划价格”。比如21‘彩电,国家规定价格大约在1500元/台左右,但商场几乎看不见、买不到。大多走后门悄悄卖给关系人员了,他们再到所谓“黑市”转手,价格大约是3500元/台。难怪没有门路的老百姓大声骂娘,这也是89年六四事件的社会因素之一吧。 燕化公司当时也通过关系(应该是物物交换吧)给职工谋了许多福利。比如一批“德律风根”彩电(好像1680元)、电冰箱、洗衣机等等。本人下手晚了,88年才托杨小丽从燕化工会(工会搞到了一批便宜货,去晚了就没了),买了自己第一个大件商品,佳丽牌彩电,但价格已经是3180元了,大约是我一年半的工资收入。 88年的塑料市场价格:PE最高时大约9000(计划价2400元/吨),PP大约10000(计划价2800元/吨),苯乙烯大约10000元/吨。 双轨制(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并行)的价格差距如此之大,导致大量“关系”、“权力”、“条子”介入其中,他们后来被老百姓骂做“官倒”。但是当时石化产品计划价格由国家(可能是计委吧)制定。燕化还要承担平抑物价的社会作用,当然不能涨价。 据说燕化也曾要求涨价,说否则完不成18亿的利税任务。据说上级的答复是第一,不许涨价,第二,必须完成任务。领导说了:我给你的原油也是平价的,比酱油还便宜,你怎么不要求原油涨价? 后来价格放开,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定价,“条子销售”就逐渐消失了。这是后话。 所以那时的许多人都认为销售计划员是个肥差,都很腐败。但依我看,利用双轨制在燕化搞手脚的,比较少(不敢说没有)。因为燕化坚持100%完成国家计划,自销量很小。其它企业,比如吉化公司,连国家计划也不执行了。客户职庆利对我说:“我们厂100吨苯乙烯国家计划,吉化公司一两也不给呀,全给倒卖了。化工部号召全国化工企业学吉化,我们厂长说了,学个屁,我们厂(西安电力树脂厂)不许学!” 那时的我,也很愤恨官倒,支持正规企业。 在这个背景下扩编的销售三个科,显然有准备接管原厂销售科业务之意。

2009-08-28

总条数:61条